| 教育经

↓↓

@高中生!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今天最该刷的题在这里

2017-12-13 14:23 来源:高中生学习
Array ( [0] => 101 [1] => 99 )

历史不能忘却80年前的那个冬天。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短短6周内,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杀戮,昔日繁华的南京城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里,处处都有中国人民的尸体,繁华的六朝古都,成了血腥的人间地狱!侵华日军在中国,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铭记历史,为的是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为的是守护历史的真相,为的是唤起人民对和平的祈愿。

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些高中试题, 以此方式铭记历史,共同为30万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默哀。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材料一: 从“家祭”到“国祭”

12月1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祭活动在纪念馆启动;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从“家祭”到“国祭”,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页,正不断加固于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

降半旗、奏唱国歌、拉响警报、全城默哀、敬献花圈……首个国家公祭日,高规格的祭奠仪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无尽思考。

77年前的12月13日,南京城陷,在那之后的1个多月时间里,侵华日军血腥屠杀30万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多年来,南京一直铭记着这段灾难的历史。1985年8月,建立在“万人坑”遗址上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馆。1994年12月13日,纪念馆首次拉响警报并举行集体悼念活动,此后,每年的这一天,纪念馆都会举行悼念活动。纪念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交流场所。

材料二:映照历史点亮和平

青砖墙上白色的花圈中写着大大的黑色“奠”字;1213支蜡烛被点燃,跳动的火焰,映着一张张严肃的脸庞。昨晚6点,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守灵仪式暨和平烛光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举行。来自南京江东门小学、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学校的100多名青少年学生,中日韩三国僧侣以及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的约150名国际友人,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守灵祈祷。

满头银发的林伯耀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这个生在日本、长在日本的福建籍第二代华侨,在日本经常会去跟一些当年参加战争的日本老兵交谈,“他们承认当年的屠杀,也觉得中国人会骂他们,但完全没有反省的举动,这让我特别难过。”林伯耀说。

材料三:四海共祭家国魂 旧金山举办南京祭

自1996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旧金山当地华人华侨都会举办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南京祭”活动,如今已是第19年。

“可是今年感觉与以往又有所不同,因为今年的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位多次参加公祭活动的华人说。

今年的南京祭活动在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举办,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文化中心展出了日本侵占南京并且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家住在距离旧金山市50多英里的米尔皮塔斯市的徐先生告诉记者,他今天是带女儿来参加“南京祭”活动的。他说:“小孩子从历史书上知道了南京大屠杀,我就想带她来了解下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一副“五洲同怀民族情  四海共祭家国魂”的挽联在祭奠活动现场显得十分醒目。可容纳近400人的会场几乎坐满了人。除了众多华人华侨、社团组织的参与,旧金山市议员、州议员,以及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罗林泉等都参加了祭奠活动。

材料四:习近平国家公祭日讲话23次提“和平”传递正能量

“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这样说。这一天,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10时,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77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开始在中国南京实施持续了40多天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历史不容忘却,77年过去了,中国对此依旧刻骨铭心。在今日的讲话中,习近平历数了当年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它们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6分)

(2)材料二中的“满头银发的林伯耀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5分)

(3)材料三中说“可是今年感觉与以往又有所不同”。请结合本则材料概括旧金山今年“南京祭”活动的具体情况。(6分)

(4)综观四则材料,不难看出“勿忘历史”“捍卫和平”的鲜明主题。请就习近平主席所说的“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两则材料都对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活动进行了严肃客观的报道,突出了勿忘历史、珍惜和平的新闻主题。(2分)

不同点:材料一强调国家的重视,侧重讲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祭奠活动由家祭变为国祭,突出我国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刻骨铭心,指出“高规格的祭奠仪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无尽思考”;(2分)材料二侧重讲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守灵仪式暨和平烛光祭活动,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交代了参加祭奠活动的人员,突出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求与珍惜。(2分,意思对即可)

(2)“满头银发”是肖像描写,一方面说明林伯耀年事已高,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那段历史有着深刻的感悟;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忧虑深重,头发都愁白了。“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是神态描写,突出了林伯耀参加公祭活动时的沉重心情以及对日本一些老兵不思反省的愤慨与忧虑。报道选取生在日本、长在日本的福建籍第二代华侨林伯耀这一典型人物来写,旨在表明“勿忘历史,珍惜和平”的深刻主题。(方法2分,作用3分)

(3)①今年是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首次国家公祭,规格升级了,这使得“南京祭”活动与往年的意义不同;②今年的“南京祭”活动主要有:展出日本侵占南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在祭奠活动现场张挂挽联;众多华人华侨、社团组织,旧金山市议员、州议员,以及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都参加了祭奠活动。(每点2分)

(4)①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用诗一样的语言,生动地诠释了我们今天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目的和意义。②八年抗战,为的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的完整和平;国家公祭,与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一样,为的是告诫人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③“和平之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也是世界人民的幸福之梦。④我们反对任何国家对其他国家进行野蛮侵略,反对惨无人道的杀戮,渴求世界人民获得和平与幸福,真心希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越来越多,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每点2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张纯如:她用生命点亮历史》 

2004年11月9日,一位年轻的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加州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2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向这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致以敬意。近年来,还没有哪一位华人的去世在美国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 

她就是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作者,与篮球天才姚明、钢琴家郎朗一起被美国华文媒体誉为“最引人瞩目的在美华人青年”。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纯如之名出自《论语》:“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纯如,意思是和谐美好,既有父母思念故国的苦涩,也有父母对女儿所寄托的期许。 

张纯如1989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广受好评。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张纯如在此前用近三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访问了许多幸存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各种触目惊心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此书一经问世,就震惊了西方世界,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 

在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1994年12月,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更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的确有南京,的确存在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 

对于在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不过,这位当时只有25岁的女孩有一个念头:“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 

为了撰写《南京暴行》,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回忆说,1995年7月,张纯如在南京待了25天左右,“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当时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当时担任纯如翻译的杨夏鸣副教授回忆说,“她很认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她有些偏执。”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便是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先生,找到了拉贝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今天,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的《拉贝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国家的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 

在完成《南京暴行》时,纯如有一个心愿,希望“这本书能够唤起其他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使他们都能尽早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毕竟,这些来自过去的声音正在逐年减少并终将全部消失。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够唤起日本的良知,接受对这桩事件应负的责任”。 

年仅36岁的纯如离开了,她死前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她的墓碑上写有这样的话:“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学家,人权斗士。”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与纯如有过多次交往,他一直很钦佩张纯如的执著、知性和追求真相的勇气。他曾对记者说:“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全文重点记叙了张纯如写作《南京暴行》的经过,真实感人。语言在叙事中充满抒情的张力,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B.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发现了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并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的《拉贝日记》,这本日记成为历史的见证。 

C.张纯如自杀的原因是她在收集图片资料的过程中,对人类在战争中表现的残暴人性的绝望和抑郁让她不能自拔,而且外界的压力使她整日处于惊恐不安之中。 

D.引用一些友人对张纯如的回忆,可以使张纯如的形象更加真实,从侧面客观真实地体现了张纯如的精神面貌。 

E.许多人不能理解张纯如这样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因为他们认为年轻人就应该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 

(2)张纯如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她写作《南京暴行》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张纯如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征?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恐怖主义和其他暴行仍然存在,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过去沉重不堪的杀戮和侵略的历史?请结合本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

试题分析: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此题各选项都是涉及文章细节的题目。需要逐项分析。A项,并不是“他们认为”,而是当时的社会现实;C项,写她自杀的原因文中没有提到;D项,《拉贝日记》是在今天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的。

(2)作为一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华裔后代,幼年深受父母的影响;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录的稀少,西方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不了解让她震惊;还原历史的真相,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理解中华民族所受的苦难;揭露战争的罪恶,唤起人民热爱和平的决心。(每点2分,任答其中的三点给满分)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的概括题目,要立足全文,找到文中的主要叙写事件,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

(3)求真务实、勤奋努力、淡泊名利、勇敢执着。(每点2分,任答其中的三点给满分)

试题分析: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4)观点一:勇敢面对并寻求历史的真相,用实际行动谴责战争,呼唤和平。张纯如执着追求历史的真实,还原历史的真相;付出实际行动,努力让人们相信历史的真相。张纯如收集原始材料,多方奔走,写成《南京暴行》一书,呼唤人们记住历史,为真理而战,为和平而战;以史为鉴,在现实中我们也要像张纯如一样,勇于反对各种暴行,坚决抵制一切宣扬暴行的活动,并且付诸行动,维护和平。

观点二:那些杀戮者和侵略者要勇于反思改错,不要企图掩盖历史的真相,篡改历史。要用实际行动向过去诚恳道歉,坚守人性的良知。正视历史,不要掩盖战争的罪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罪恶,淡化历史;为历史负责,对过去的杀戮行为做出最真诚的反省。用实际行动扼杀暴力行为的萌芽;坚守良知,当今世界和平是人之所盼,是大势所趋。有道德有良知的人,不会拥护邪恶狭隘的杀戮。

(新高考题型)传统文化素养选择题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采用“三足两耳”的圆鼎器型,为深古铜色,以显庄重与肃穆。正面以魏碑简体字铸有古文研究专家撰写的160字铭文,铭文采用“骈文”体来写。鼎的后侧左右两边铸有记事,共287个汉字,楷体简体字,详细记载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举办首次国家公祭的事实。

国家公祭鼎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现有纪念碑、和平大钟、灾难墙等其他纪念物相协调,又与现在常见的祝贺、庆典用的“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等器型有所区别。

下列对国家公祭鼎的设置分析正确的是(   )

A.符合我国逢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勒石刻碑、铸鼎纪事的历史传统

B.在秦代用鼎祭祀达到鼎盛时期

C.一般来说,鼎分为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种

D.符合传统礼制,有利于突出祭祀主题,还对凝固社会记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ACD)

文言文翻译

《国家公祭鼎铭文》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参考译文:

气魄恢弘我华夏,千年文明灿如花。苦难始,积贫积弱陷沼泽。天下九州具动荡,光阴百年土沦丧。日寇侵华滔天罪,毁我南京金陵城。普通黎民遭洗劫,无辜百姓被屠杀。三十万死者含冤,四十天江城抱恨。日月悲光华惨淡,全世界为之震惊。 侵略者残暴如兽,诸罪行闻所未闻。同胞们何罪之有,只在于国家多难。军与民奋起抵抗,拿起枪战鼓擂响。兄弟们同心协力,共御敌义无反顾。甘洒热血献生命,浩然正气冲云霄。八年硝烟终清扫,天地改变换新颜。一九四五胜利后,国家为之一新。历史清晰且真切,警醒后人以为戒。国家设立公祭日,通过立法表意志。铸就这一楚宝鼎,祭奠死难雪国耻。永不忘记此誓言,全球和平是祈愿。实现伟大中国梦,民族复兴慰英灵。

作文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央按照逢十纪念的规格,举行了庄重肃穆的公祭仪式。对此事件,请你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

例文:《以正义的名义——写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937.12.13”,刻骨铭心的日期以血泪书写,记载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标注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00000”,触目惊心的数字用白骨堆起,见证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

历史之痛,不因时光冲刷而从记忆中消逝。4年前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以立法形式,确立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13亿人民的共同哀思,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缅怀在屠杀中不幸遇难的30万同胞。这是对生命尊严的隆重祭奠,也是对人类正义的郑重宣示。今天,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以国之名向昨天的苦难和明天的梦想立下铮铮誓言:生,则永志不忘。

历史之殇,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遭遇的苦难中,南京大屠杀以持续时间之长、杀戮人数之多、动用手段之残忍震惊世界。正是这令人发指、罄竹难书的暴行,激起中国人民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最后的吼声”:死,则撼天动地。

回顾人类历史上的共同灾难,“不是我们‘愿意’记住什么,而是我们‘有道德责任’记住什么”。30万死难者,不是一个冰冷无情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有名字、有家庭、有梦想的鲜活生命,而这一切美好都在屠杀中瞬间陨灭。这是逝者之哀、国家之痛,更是人类之劫、文明之耻。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二战期间惨遭法西斯屠杀的人们一起,理应被全人类永远铭记。正是他们的死难,让世人认清了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反人类的罪恶本质,看到了侵略战争带给受害国的巨大灾难。唯有时刻牢记历史,我们才能从历史中获得镜鉴和指引,更加坚定地携起手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

好战者必亡,自强者自立。在实现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的风雨历程中,中华民族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牺牲,经受了难以想象的灾难伤痛,终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坚持不懈的奋斗赢得民族的尊严与荣光。抚今追昔,默哀致敬,历史的创伤仍在隐隐作痛,提醒我们曾经饱受的深重苦难;放眼神州,沧桑巨变,激励我们更加坚定地迈向奋斗目标。中国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已经并将继续在13亿多人民的砥砺奋进中深刻改变。

让我们将历史的记忆永久保存,铭记先辈经受的苦难与付出的牺牲,以发展自强护佑每一个中国人幸福且有尊严的生活,以励精图治使中华民族更加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向遇难同胞献上最深切的哀思和最庄重的祭奠。

愿和平永驻人间,让正义照亮未来!

双语阅读

China on Saturday observed its first National Memorial Day for Nanjing Massacre Victims, and the commemorative service gained worldwide media attention。

周六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关注。

Singapore’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reported that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unleashed at a solemn ceremony some of his sharpest words to date against Japan’s wartime atrocities in China more than seven decades ago。

据新加坡《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庄严的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这是他就70年前日本犯下的罪行言辞最为激烈的一次。

Xi and others gathered at a memorial hall in Nanjing, where 77 years ago invading Japanese soldiers slaughtered more than 300,000 people, mostly unresisting civilians, the newspaper said。

习近平等人聚集在南京的一个纪念馆。77年前,就是在那里,侵华日军共屠杀30多万同胞,其中大多是没有反抗的平民。

The newspaper quoted Xi as calling the massacre "a horrendous crime against humanity and a very dark page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and stressing that history should not be altered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and facts not erased by crafty denial。

该报引述习近平的讲话,称南京大屠杀“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

French news agency AFP noted that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held a national day of remembrance for the Japanese military rampage that killed 300,000 people, and cited Xi as saying that no one can deny the Nanjing Massacre。

法新社指出,中国举行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并引述习近平的话说,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南京大屠杀。

The crowd, who attended a ceremony in Nanjing to mark the 77th anniversary of the massacre, sang China’s national anthem and observed a moment of silence as a siren symbolizing grief blared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 flag flew at half-mast under clear skies, AFP noted。

在南京参加南京大屠杀77周年纪念活动的民众高唱中国国歌,默哀,拉响防空警报,中国国旗降半旗。

In an online report, BBC said Xi criticized Japanese nationalists for denying Japan’s wartime atrocity in Nanjing. Xi told survivors that to deny a crime was to repeat it, but he insisted that the ceremony was to promote peace, not prolong hatred。

BBC在一篇网络报道中说习近平批评了日本民族主义者试图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他对幸存者说,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但是他坚持纪念仪式是为了促进和平,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Japan’s Kyodo News Agency noted that in preparation for the state commemoration, the city of Nanjing decorated its streets with enormous banners, urging the public to "Inscribe history in your memory" and "Never forget our national humiliation."

日本共同社指出,为了迎接公祭日,南京的街道上挂上了巨大的横幅,呼吁市民“铭记历史”和“勿忘国耻”。

Japan’s Asahi Shimbun said on its website that in February, China designated Sept. 3 as the Victory Da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Dec. 13 as the National Memorial Day for Nanjing Massacre Victims, which shows that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at part of history at a national level。

日本《朝日新闻》在其网站上写道,2月份,中国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体现出中国从国家层面对历史的重视。

The Associated Press (AP) reported that Xi and other Chinese leaders attended a ceremony on the 77th anniversary of the Nanking Massacre to preserve memories of Japan’s brutal invasion。

据美联社报道,习近平等中国领导人出席南京大屠杀77周年纪念仪式旨在呼吁民众铭记日本血腥侵略的历史。

Addressing soldiers, students and survivors of the December 1937 killings carried out by occupying Japanese troops, Xi slammed Japanese ultra-nationalists who seek to deny the massacre, AP noted。

报道称,在对军人、学生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发表的讲话中,习近平谴责日本极端民族主义者试图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Invading Japanese troops captured Nanjing, then China’s capital, on Dec. 13, 1937, and started a 40-odd-day slaughter. More than 300,000 Chinese civilians and unarmed soldiers were murdered and about 20,000 women were raped。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屠杀。超过三十万手无寸铁的平民和士兵惨遭杀戮,大约两万名妇女早到蹂躏。

"Anyone who tries to deny the massacre will not be allowed by history, the souls of the 300,000 deceased victims, the 1.3 billion Chinese people, and all people who love peace and justice in the world," Xi said。

习近平在讲话中说:“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Only if everyone cherishes and safeguards peace, and only if everyone remembers the bitter lessons of war, can there be hope for peace," he said. Meanwhile, Xi said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people should live in friendship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make joint efforts to contribute to the peace of humanity。

他说,“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同时,他表示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We should not bear hatred against an entire nation just because a small minority of militarists launched aggressive war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war crimes lies with a few militarists, but not the people. However, we cannot at any time forget the severe crimes committed by aggressors," he said。

“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

People who love peace and justice must remain highly cautious and firmly oppose words and actions that glorify war, he added。

他补充说,对这些错误言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

语法填空

(2016•润州区一模)---When is National Public Memorial Day (国家公祭日)? --- _______December 13th.And President Xi made a speech  _______8:10 for China's first National Memorial Day last year.( ) 

A.In; on 

B.On; on 

C.In; at 

D.On; at

参考答案:D。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最重要的因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设置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把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活动升格为国家公祭,有利于在中日之间积累正能量。处理好中日关系需要双方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寻求广泛的共同利益。 

(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乃至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要坚定地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把处理好周边关系作为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近年来,一小撮日本右翼分子罔顾历史事实,以篡改教科书、污蔑幸存者等方式,妄图达到美化侵略战争的目的。为此,我们要坚决抵制军国主义的复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人自身的素质,塑造人生。

(3)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侵华日军各级指挥机构当时的命令和日本官兵的记录为证,有中国幸存者的血泪控诉为证,有《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国际人士提供的证言和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电影胶片为证。  

(2)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让人们铭记这段血凝的历史,对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与加害史实的言行具有重要意义。  

(3)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世界许多国家都以设立纪念日的形式,提醒人们勿忘历史,警惕噩梦重演。如,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德国的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日、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日等。 

【跟踪训练】 

设置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的目的,就是要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据此回答1~3题。  

1.中国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潮流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阻碍世界和平与发展

C.我国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

D.国际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合作与冲突  

2.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从根本上说,这是为了  

A.促进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B.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顺应和平、发展与合作的历史潮流  

3.处理好中日关系,必须  

①尊重各自国家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

②遵守对外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通过协商谈判妥善解决彼此的分歧

④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问题中的主导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把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活动升格为国家公祭,是对南京大屠杀史的第三次固化,公祭的对象不仅仅是南京大屠杀期间死难的30万同胞,还包括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据此回答4~5题。

4.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乃至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面对近年日益抬头的日本军国主义,我国要  

①坚定地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

②把处理好周边关系作为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中日要积累正能量,需要

A.双方建立战略同盟关系,加快世界多极化形成进程  

B.我国支持并参与联合国的各种活动  

C.双方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寻求广泛的共同利益  

D.双方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6.近年来,一小撮日本右翼分子罔顾历史事实,以篡改教科书、污蔑幸存者、纠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数字等方式,妄图达到抹杀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目的。这启示我们 

①必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

②当今时代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③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④更好地行使国家自卫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侵华日军各级指挥机构当时的命令和日本官兵的记录为证,有中国幸存者的血泪控诉为证,有《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国际人士提供的证言和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电影胶片为证。这体现了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矛盾具有普遍性  

8.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让人们铭记这段血凝的历史,对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与加害史实的言行具有重要意义。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创造性思维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C.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D.在实践中人们总是能够总结出经验和方法  

世界许多国家都以设立纪念日的形式,提醒人们勿忘历史,警惕噩梦重演。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德国的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日、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日等。据此回答9~10题。  

9.上述材料说明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10.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与上述纪念日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将使南京大屠杀成为世界人民集体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牢记战争悲剧、追求共同和平的重要历史资源。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②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④共性在个性之外独立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有助于培养大国公民应有的历史价值观,让全国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体现的道理。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弘扬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C  6.D 7.B  8.C  9.C  10.A 

11.(1)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自身的素质。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活动,有利于塑造人生。  

(2)①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精神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每一次社会变革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十四年抗战

南京大屠杀史实考点

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为什么侵华日军要在南京发动大屠杀?

第一,日本军国主义残暴的战争和侵略本性、反人类的非人道的罪恶本性。

第二,南京是当时中国的首都,是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日军正是企图通过对中国首都人民大规模的屠杀,迫使中国人民停止抵抗。

第三,日本侵略军的预谋。

第四,报复中国军队的抵抗行动。

第五,日军的心态。日军在南京疯狂地进行大屠杀,而且手段及其残忍。其主要原因是:

(1)有些日本学者认为是“虐待转移”。

(2)“病态的民族蔑视”。

(3)“迷信天皇与暴力”。

【跟踪训练】

1.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2.“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我党发表这一宣言促进了(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3.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二: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

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10分)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 ,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材料中,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2)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变化?

参考答案:

1.【考点】抗日战争——七七事变、正面战场的抗战

【解析】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但“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是抗战防御阶段,且“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指正面战场,故B项错误;“武汉失守”反映了在抗战前期,中国军队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故C项错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成 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故D项正确。

【答案】D

2.【考点】抗日战争——中共联蒋抗日

【解析】国民革命运动发生于1924—1927年,不是材料强调的抗日战争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可看出日本帝国主义扩大局部侵华战争,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共倡导全民族抗战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国 境内的一切抗日力量结成统一战线抗击侵略者,与联合政府的政治诉求无关,故C项错误;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开始于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与材料反映的是1935年中共发表的《八一宣言》,故D项错误。

【答案】B

3.【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国民政府的持久防御作战

【解析】国民政府布置的防御工事主要侧重于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与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不符合,故A项错误;1933—1937年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不断上升,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实质上反映出,其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故B项正确;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的区域集中在南方,与豫北、晋北、绥东等城市无关,故C项错误;沪杭是国民政府统治 的中心区域,加强此地的防御工事,与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4.【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甲午中日战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中日邦交正常化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从日本方面,根据材料四“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作答;从中国方面,应该吸取教训,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等等,只要言之有理。

【答案】日本:甲午战争及三十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6分)

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分)

5.【考点】(1)抗日战争——日本投降;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2)影响国家外交地位变化的因素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根据材料三中“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 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可知,依据为日本投降书受降国签字顺序;第二小问分析,主要从抗日战争的意义,尤其是世界意义角度考虑。(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一体现了综合国力;材料二中体现了国际环境;材料三体现了对世界贡献的差异决定了国家在外交中的地位。

【答案】(1)依据:日本投降书受降国签字 顺序。(2分)

分析:中国的抗日战争为打败日本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贞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分)

(2)因素:综合国力,国际环境,对世界的贡献等。(2分)

相关阅读
每日推荐
X